在乡下长大的孩子,上山下河是童年最大的乐趣。我能记事的时间恰是八十年代的开始。那时,家乡虽处于商洛山区,但在当地来说,却是丹江两岸稻花香的“江南”美景。童年是从水开始的。丹江河水平时都能淹过大人的脖子,所以大人从不让小孩涉足。紧靠丹江北堤的一条侧流便成了孩子的乐园。每天中午,女孩子就提着一竹篮衣服,坐在大杨树下的洗衣石旁洗衣服,男孩子就在小河里游泳,嬉戏,捉鱼。回家时便可用柳条串起一串串鱼儿带回家。
说起鱼儿,这是童年最诱人的事。
那时丹江两岸都是稻田,每天下午吃过饭,我们便打着去“灌稻田”的幌子,去小河里捉鱼。丹江两岸最有特色的鱼叫“七寸花板”,这种鱼在阳光下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,十分好看。那时养金鱼对于孩子们来说,只是教科书中《小金鱼》里的美好想像。买不到也买不起金鱼,乡下人就用罐头瓶子养“七色花板”。小小的窗台摆几个罐头瓶,每个瓶子装五六条寸把长的小鱼,我们就静静的爬在窗台边,看小鱼儿轻盈的游来游去。
真正的捕鱼,最让人激动的是暴雨晴后。河水由暴涨恢复到昔日的宁静,丹江河的坝头河滩便留下一个个死水潭,这便是我们淘宝的乐园。不管是鱼儿、螃蟹还是其它水怪,纵有天大本事,此时也是插翅难逃。
孩子们带着脸盆,把潭里的水一盆盆地往沙滩上泼,边泼水边从沙滩拾鱼儿。到最后,潭底全是活蹦乱跳的鱼儿、螃蟹,孩子们你争我抢,最后看谁拾的多,谁拾的大,动作快、运气好的可以捡到好多条斤把重的鱼。孩子们最爱的是“板板鱼”,这种鱼一般有一寸多宽,五六寸长,肉味鲜美;还有就是“绵鱼”,嘴边长两根胡须,身上光溜溜的,肉多且细腻。“长虫鱼”(泥鳅)、黄鳝、螃蟹这类东西,玩一玩,就扔到水里去了,没有人感兴趣。
伴随着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,家乡也在悄然变化。土房子变成了小洋楼,煤油灯换成了日光灯。电视、摩托车……一晃四年的在外求学让我体验到了家乡浓烈的改革气息。然而,再到丹江寻找童年的时候,却发现一些美好的东西也变成了永远的回忆。丹江北堤的小河早已变成荒滩,两岸的稻田变成了旱田,丹江的水混浊不堪且欲断流,鱼儿、螃蟹,甚至连小青蛙也难觅踪影了。
每当我回到家乡,漫步丹江时,总有一种难言的伤痛和惆怅。童年的“花板鱼”,你到哪里去了?
近几年,自己虽然在县城工作,但由于童年难忘的深深的遗憾,使我不愿到丹江去。直到县上实施了江南、江北大道工程,丹江河堤成了丹凤的一道风景线。
今年夏季,酷暑让丹江成了人们下午休闲的最佳去处。我也带着孩子来到了久违的丹江。县城的丹江两岸的确非同凡想。除了两边的绿树、大路外,更重要的是修建了橡皮坝,使若有若无的丹江汇集成一个小湖,从而有了水韵。
正在欣赏劳动人民的杰作,女儿突然惊奇的喊,“爸爸,鱼。”我不大相信,但顺着女儿的手指望去,果然是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小生命。显然这些小精灵是新生的,它们身长不足一厘米,看上去,肚皮还是透明的。我这才发现,实际上水也变清了,天也变蓝了……
接着几天,我便带着女儿、妻子一同去看鱼。但我的乐观和激动显然是盲目的。在我发现鱼群的同时,人们同样“爱”上了这些精灵。塑料袋、鱼网,凡是能捕鱼的家伙都夸张的带到了河滩。不仅孩子,还有老人、青年。
我似乎听见了这些可爱的、生命刚刚开始的小精灵在水中哭泣。
我带着孩子再次离开了这个曾让人幸福又曾让人伤情的地方。
我知道那个美丽的童年已成了难以追寻的神话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