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时间: 2016-11-10 15:40:18 来源: 华瑞健定向 点击: 0

在地物稀少及森林中,地貌就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行进参照物,是参赛人最基本(概略定向的依据)、最稳定(现地变化最小)、最可靠(双脚随时能感受到它)的向导。

一、地貌的表示-等高线

定向地图采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,能够熟练地利用等高线图形理解地貌是非常重要。

1、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把某一地貌从下到上,按相等的高度,进行一层一层的水平切割,则地貌表面上就会出现一条一条弯曲的切割痕迹线(截面边缘线),同一条截面边缘线上的高度相等,将它们垂直投影到平面上形成的曲线,称为等高线。各相邻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,称为等高距

2、等高线的特征

  •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

  • 封闭连续的曲线

  • 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

  • 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,等高线愈密,坡度愈陡,等高线愈稀,坡度愈缓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3、等高线的形式

  • (基本)等高线: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的连线。

  • 加粗等高线:帮助快速判读高差的加粗的等高线。

  • 细节等高线:位于等高线中间来对等高线之间的局部地表形态进行更详细的描绘。两条等高线之间只能使用一条细节等高线。

  • 示坡线:画在等高线较低一侧来明确坡向的短线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4、等高线表示地貌存在的问题

  • 对地貌的表现能力受比例尺和等高距的影响

  • 等高线不一定与地表形态变化的拐点相对应(细节等高线是对应的)

    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5、等高线与山背、山谷

山背:从山顶到山脚的凸棱部分,凸棱部最高点之连线为分水线。(山背用一组以山顶为准,向外凸出的等高线表示)

山谷:两个山背之间的低凹部分,低凹部最低点之连线分合水线。(山谷用一组以山顶、鞍部或高处为准向内凹的等高线表示)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6、等高线与鞍部

鞍部:两座山之间形如马鞍状的低矮部位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7、等高线与山顶

山顶:山的最高部位。按形态可分为平顶、圆顶、尖顶(又称山峰)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8、等高线与山脊

山脊:若干个山顶与鞍部连接而成的凸棱部分。

山脊线:山脊之凸棱部分的连线(形式线)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二、等高线与地貌细节

1、丘:用1-2条等高线即可表示的小山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2、山凸:地面上的“鼻状”突起部分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3、狭长山凸(山垄)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4、台地:山坡上平的或接近于平的部位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5、山凹

小山谷,或指地面上一块倾斜的凹陷区域。

在地图上通常用一条或数条凹入的等高线来表示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小测试:

1、箭头所指方向地势升高还是降低或同一高度?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答案:1 = 上坡 2 = 下坡 3 = 平地 4 = 下坡 5 = 上坡

2、对号入座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答案:1-C 2-B 3-F 4-E 5-H 6-A 7-G 8-D

三、地貌的其他符号

1、能通行的土质陡坎(棕色)

陡坎是地面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一种陡变。陡坎按通行性可分为能通行的和不能通行的,按质地可分为土质的和岩石的。短线应该表现出整个坡面的宽度。当两个陡坎相距很近时,可以省略短线。非常高的能通行的陡坎上棱(沿)线应用加粗的实线。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2、土墙和冲沟(棕色)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3、丘(棕色)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4、洼地和坑穴(棕色)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5、破碎地和特殊地貌特征(棕色)

定向越野知识3地貌符号与实例详解

1、互动地形图沙盘体验平台--最直观的等高线教学

等高线学习视频2:

( 作者: 编辑:

推荐阅读